- 诐字解释
- 引证解释
汉字“诐”的字义解释
1.辩论。
2.不正:~辞(邪僻的言论)。
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“诐”字
〈动〉
(形声。从言,皮声。本义:辩论)
同本义
诐,辩论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此诐字正义。皮,剥取兽革也。披,析也。凡从皮之字,皆有分析之意,故诐为辩论也。”
谄媚
险诐阴贼。——《汉书》
〈形〉
通“颇”(pō)。偏颇,不正[biased,biassed]
不从俗而诐行兮。——《楚辞·刘向·离世》
诐辞知其所蔽,淫辞知其所陷,邪辞知其所离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又如:诐行(不正当的行为);诐辞(偏颇邪僻的言论)
- 诐字相关
- 外文翻译
- 说文解字
- 康熙字典
『说文解字』
辩论也。古文以爲颇字。从言皮声。彼义切
『说文解字注』
(詖)辨论也。此詖字正义。皮、剥取兽革也。柀、析也。凡从皮之字皆有分析之意。故詖爲辨论也。古文㠯爲颇字。此古文同音假借也。颇、偏也。从言。皮声。彼义切古音在十五部。
【唐韵】【集韵】【韵会】彼义切,陂去声。【说文】辩论也。【广雅】慧也。【玉篇】佞谄也。【广韵】譣詖也。【诗·周南·卷耳序】内有进贤之志,而无险詖私谒之心。【释文】詖,妄加人以罪也。崔云:险詖,不正也。【孟子】詖辞知其所蔽。【注】詖,偏陂也。【前汉·叙传】赵敬险詖。【师古注】詖,辩也。一曰佞也。
又【正韵】兵媚切,悲去声。义同。
又【六书故】与陂通。【荀子·成相篇】谗人罔极,险陂倾侧。【注】陂与詖同。
又【广韵】彼爲切【集韵】【韵会】班糜切,音陂。
又【正韵】逋眉切,音悲。
又【集韵】滂禾切,音坡。义同。
- 相关问答
问:诐字的拼音(音节)是?
答:拼音(音节)是:bì
问:诐字共多少画?偏旁部首是什么?
答:诐字共7画,部首是:讠。
问:诐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?
答:诐字是左右结构,诐的笔画顺序:点、横折提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竖、横撇/横钩、捺。